-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灵犀国际酒店一角,德江脱贫攻坚农产品推介平台上的金丝菊花茶
“我的菊花卖到北京啦!”安小江很兴奋,黑瘦的脸上,像开满了金灿灿的金丝菊。说话时,黄里透着黑的手臂,用力地比划着。他似乎想把自己两年的失落,和如今拨开乌云见月明的喜悦,宣泄般的分享给全世界。“我们合作社今年的菊花全卖完了,连去年的存货都买空了!”7月11日,看见记者在德江灵犀酒店大厅,给正要装车送往北京五矿集团职工“消费圈”的德江“生态特产”拍照,安小江抢上来和记者搭腔。“感谢国家的消费扶贫政策!感谢中国五矿!感谢灵犀国际!”安小江双手合十,近乎自言自语,连珠炮似的,继续宣泄着他的喜悦和感激。
安小江为感谢国家消费扶贫政策制作横幅挂在运货车两侧
安小江是桶井乡芭蕉村江宏水果合作社负责人。安小江不是芭蕉村人,而是邻村河坝的。几年前,河坝村因修沙陀电站,整村搬到县城。村里未被水淹的土地,自然无法搬走。住在县城,跑四五十公里回来种地,单从成本上来说,都不太现实。眼看着七八百亩可能闲置的土地,从广东打工回乡的安小江,觉得是个回乡创业的机遇,就想联合邻村未搬迁的老乡,把土地流转过来,搞水果种植。
德江“生态特产”装车上京
安小江的想法,得到了桶井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政府撑腰,安小江胆子更“肥”了。为干成这事儿,他卖掉了自家的住房。拿着卖房子的60万元和打工积攒的钱,安小江便带着芭蕉村的几个村民,合伙干起了合作社,并一口气就种下了梨子、柚子、李子好几百亩。“乡政府还投资为我们基地修了环形产业路和几个水池。”安小江说,但果树成林挂果,周期长,见效慢。2017年开始,合作社在地里套种了300多亩菊花,想通过“以短养长”方式,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产业增效。
德江“生态特产”——金丝菊花茶
“连续两年,地里的菊花,质和量都不错,但就是找不到市场。”每到菊花盛开季节,安小江都要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断地晒着土里的菊花,和采收包装好的菊花茶,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希望引客上门,但收效甚微,菊花就是卖不出去,一直积压在仓库里。今年初,安小江一把火烧掉了2017年的2900多斤金丝皇菊。记者不解:“放着,说不定哪天就卖出去了呢?”“都不新鲜了,卖了也要砸自家牌子!”看着几十万元的菊花就这么打了水漂,安小江的心在滴血。在接到晏芬电话前,安小江几乎放弃了再种菊花的念头。
晏芬带着团队帮合作社包装菊花茶
晏芬是德江响应国家号召的离岗创业人员,她一边帮着丈夫樊勇打理新开的酒店,一边响应县里号召,带着员工和一帮兄弟姐妹,利用酒店人脉广的优势,创办了灵犀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并在酒店一角开辟了一块区域,专推德江农特产品,助力脱贫攻坚。这次德江“生态特产”打包销售,就是她的“手笔”。晏芬是在下乡调研和搜集土特产时认识安小江的。从那时开始,晏芬就开始在酒店大厅茶水区,帮着推介德江菊花茶。后来还把德江菊花茶,定为酒店接待茶。今年春,德江县团委找到晏芬说,定点帮扶德江的中国五矿集团,在对德实施消费扶贫中,把菊花茶作为其中一种农产品,列入集团消费产品,让她整合一下县里的菊花资源。晏芬问了几家,都没有货,便试着问了下不时向店里农产品推介平台,送几盒菊花试销的安小江。“你那里有没有这么多量?”
菊花采摘季
“有是有,可是我已经没钱请人弄了。”听到这事儿,积压了大量菊花的安小江既喜又愁。喜的是,自己的菊花终于找到销路;愁的是,自己亏得连请人工包装的钱都没有了。“还是晏总在关键时候帮了我,立即答应借我钱,先后借了3万元。”说起晏芬,安小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还请专业人员帮我们设计,并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帮我们包装。”第一批菊花茶到北京后,获得了五矿职工的一致好评。“这次是第二批,和德江另外两种农产品土蜂蜜和罗汉果,一起封装送到北京。”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消费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安小江专门请人用红布印制了两条横幅,挂在送货车箱两侧。横幅分别写着: “定点帮扶搭平台,黔货出山换真金”“小小帮扶写大爱,众志成城把帽摘”。看上去特别醒目。 安小江告诉记者,通过消费帮扶,合作社积压的产品,短短几个月,就卖了20多万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把产品品质放在首位,生产出更优质的菊花茶,保住来之不易的市场。”
Copyright © Sun Nov 24 14:33:50 CST 2024 德宏无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7006706号-1 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 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文章、视频、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