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德宏无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快速联系

留言投诉

  • 客服QQ:
  • 198079472
  • 电话:
  • 18213566624
  • 邮箱:
  • 198079472@qq.com
  • 地址:
  •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风平镇芒别村广门山水库旁
  • 行业资讯

  •  

这位山农专家接受人民日报专访,畅谈“绿色农业中国行动”!

分享到:
来源:本站原创      2020-05-13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民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围绕缓控释肥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建立集约化农业养分管理体系和科学施肥技术体系等,阐述观点,发出呼吁,彰显山东农业大学在该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张民:控释肥是实现肥料提质增效、减量不减产农业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之一
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张民深耕缓控释肥多年,已自主创新6项国际领先技术,并先后转让到金正大集团、山东农大肥业公司、烟台众德集团、云天化金新化工等,促使控释肥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控释肥是一种能够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的肥料,是化学肥料提质增效的重要发展方向,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他还以专家的身份呼吁“推进肥料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迫切需要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农业养分管理体系和科学施肥技术体系。”
人民日报客户端三农频道:目前,全球氮肥的使用效率越来越低,流入河流海洋的比例也比以往更高。近几年,中国也提出了“化肥零增长”以及“化肥负增长”,在众多“绿色肥料”中,控释肥的地位如何?
张民:控释肥因其高效、环保和节省劳动力等特点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鼓励发展且产销量最大的新型肥料。
十年间(2006~2016年),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快速发展,产能增长迅速,控释肥产销量超过2100万吨,累计推广面积约5.25亿亩,实现节支增收1100亿元,有力支撑了“三农”事业发展。(《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报告》白皮书)
目前中国从事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占到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30%,产业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年产值超过160亿元。据保守估计,未来十年控释肥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 ~15%之间,到2025年,中国缓控释肥产量将达到755~1126万吨,产值约211~315亿元。
经济效益方面,控释肥可以使作物稳产、增产,同时省工增收、节本增效。与农民的习惯施肥相比,控释肥平均增幅达到了10%以上,最高的达到了40%以上。
社会效益方面,控释肥可实现一季作物一次性基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作成本,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造成的短缺问题;伴随着我国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控释肥优良的物理性状能更好的满足机械化种肥同播的需求。因此,控释肥是实现肥料提质增效、减量不减产农业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之一,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轻简化的施肥方式更适应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
生态效益方面,控释肥可以节约大量非再生资源,延缓此类资源的耗竭时间,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如果控释肥以提高氮肥利用率20%计算,可减少氮肥用量约560万吨,相当于1千万吨标准煤、65亿度电,同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2亿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效果非常明显。
控释肥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省时、省工的新型肥料,历经十几年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控释肥是一种能够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的肥料,是化学肥料提质增效的重要发展方向,也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的中国新型肥料尤其是缓控释肥料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对玉米专用缓控释肥进行增产增效评价
人民日报客户端三农频道:在中国,缓控释肥主要的应用作物是什么?与普通化肥相比,施用控释肥的明显优势是什么?对土壤和环境有什么有利影响?
张民:中国是首个将控释肥大面积应用于大田作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控释肥主要应用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大宗作物的种植。我国控释尿素占总氮投入的掺混比例大致符合以下规律:东北30~50%、新疆50~70%、华北地区50~70%、长江流域及华南以70%或以上。目前,国内控释肥行业的龙头企业金正大缓控释肥示范推广扩大到26个省的30余种作物上,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区域的农作物。
控释肥是一种通过聚合物包膜等形式实现养分按照设定的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期)释放,使其与作物吸收养分规律相一致的一类肥料。相比普通化肥,控释肥料能够有效降低养分流失,减少肥料投入。同时,控释肥料还具备一次性基施,操作简单,省工省力的特点,适合现代化机械生产,特别是种肥同播的需要,便于推广。
控释肥的氮素是缓慢释放的,在脲酶作用下生成的铵根离子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另一部分逐渐被转换为硝态氮,减少了氮素的随水流失。另外,缓慢释放的氮素抑制土壤盐基离子的置换,降低了大量盐基离子淋失,从而减缓土壤pH的降低。控释肥还能够产生更多的还田秸秆量,增加了还田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培肥地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三农频道:有人提出质疑,控释肥所包膜的残留会造成二次污染,您怎么看待这一质疑呢?
张民:质疑“控释肥包膜的残留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证明控释肥残膜会造成二次污染,也没有任何试验和数据证明残留的膜壳对土壤和生物是有害的;正相反,大量试验已证明这种膜壳在一定正常施用范围内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是有益的,能够改善土壤物理和生物学性质,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氮素挥发和淋失对环境的污染。
首先,控释肥膜壳与农用地膜相比是不同的,地膜呈片状,可能影响到根系下扎和水分下渗,地膜残留超标将直接导致作物减产,而控释肥残膜不会产生这种情况,二者也没有可比性;因为控释肥膜壳为直径2~5毫米的充水或空心的树脂小囊,这样的结构不会像地膜残片一样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影响土壤水盐运动等,相反还可以疏松土壤,增加保水性,破碎后成为更细小的碎片,不会对土壤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投入量方面,按照目前树脂包膜肥料约4%膜材料,每年每亩施用约50公斤包膜肥料(控释掺混肥包膜肥料约占50%),每年带入土壤的膜壳约2公斤,与每亩耕层土壤15万公斤相比,为万分之0.13(即0.0013%),即百万分之十三,13ppm,而且百万分之十三的膜都是可降解的,施到土壤中,这点量是微不足道的(与土壤中允许的Pb300ppm,Cr200ppm相比)。土壤具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物须达到超过土壤环境容量才能称为土壤污染。目前的研究表明,土壤中残膜含量在 0.1%~0.6%范围内时,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不但没有负面影响,而且随着残膜积累量的增加,还有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倾向。
残膜是否具有危害性方面,可以说任何树脂膜壳都是可降解的,只是完全降解所需时间是不同的,有的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这个降解的速率并不重要,关键是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所起的作用。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明,树脂膜壳在土壤中起到了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土壤中的腐殖质是高分子聚合物,许多研究表明,腐殖质的年龄可以在2000年以上,也就是有些腐殖质的降解或分解需要的时间很长,但在土壤肥力保持和提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聚氨酯等树脂膜及其降解产物和降解的中间产物在土壤中对生物是无毒无害的,破碎后成为更细小的碎片,其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在降解过程中可为微生物提供有机能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众多的试验结果已证明控释肥残膜在一定范围内(1~300年累加量,假设不降解)对土壤性状和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都是有益的。
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在大力推广控释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40多年应用这种包膜肥料的历史和经验,国外已有的试验也证明了树脂残留膜壳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影响。目前国际标准、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和日本标准均未对缓控释肥料包膜材料生物分解率提出要求,《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经过了10多个国家的肥料专家讨论了4年,未有任何国家和专家将包膜材料的降解率作为限制指标。
大量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均证明,控释肥料大幅度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以节氮30%以上,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减少了氮素挥发和淋失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的污染,是真正的环保型肥料,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佳肥料。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