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为什么说云南农业是小而散?
小,就是一家一户农户+农地,最多到合作社。虽然也有一些农业公司的农业基地,但没有像东北和山东那样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
散,意味着品种多,品种杂,全国60%的植物种类在云南,全国50%以上的动物种类在云南。散,还意味着从农户到农地到信息到种植,再到加工、销售、物流、金融、电商、传播,还没有连接起来,还处于散乱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低纬度,高海拔,海拔高差大
云南是全球唯一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而且是全球少见的高差很大的地区。海拔高度从100米到7000米之间,既有热带河谷,又有高山山区和雪山。
云南省海拔示意图
山地面积多,山地面积占比88.6%
山地农业,无法大规模种植,无法机械化种植。即使是同一座山,山阳面和山阴面种植农作物都可能不同。
民族众多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独有。
不同的民族,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农业耕作方式也有一定差异。
因此,在外地,你看到的农田可能是这样的:
或许是这样的:
更可能是这样的:
在云南,你看到的农田更多是农地,有这样的:
也有这样的:
云南有坝区,有山区;有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河谷,有海拔2500米以上的有高寒山区。因此,云南的农地,有整齐的水田、有盘旋而上的梯田,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也有干旱少雨的旱地。
从农作物看,有热带水果、三季水稻、反季蔬菜、冬季小麦;更有大量茶树、山地坚果、野生菌种、山茅野菜等等,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涵盖了几乎中国所有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和动物。小而散,是必然,否则就不是云南!
小而散是劣势还是优势?
很明显,小而散,既是劣势也是优势。
我们先看劣势:
劣势一:规模小,成本高
由于缺乏经济规模,很难机械化设施化种植和养殖,因此成本较高。再加上较高的传播成本、加工成本、物流成本叠加,使得云南农产品价格偏高。
劣势二:品种多,认知难,品牌难
品牌建立,需要少而精规模大的产品。云南这种小而散,连云南人都不一定搞得清楚,外省人就认知更困难。
劣势三:小而散,产业链建立难。
有两种产业链:一种是先种地再考虑销售,一种是先考虑销售再扩大种植。云南很多地州都是先种地,种柠檬、种咖啡、种茶叶、种核桃、种洋芋、种坚果等等,却没有加工、销售产业链,种出来价格年年下跌。但如果要反向建立产业链,先从销售做起,又会碰到缺加工、缺产量、缺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反过来,我们看看小而散的优势:
优势一:生物多样性,最生态
小而散,根本原因是生物多样性。正因为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再加上工业污染极少,人口密度小,所以生态环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所以云南的蔬菜品种多、水果品种多,反季蔬菜和时令水果品质更佳。
生物多样性,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让农作物少施肥少打药。如果大规模单一种植和养殖,那一定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
优势二:特色产品多,人无我有
云南的鲜花、野生菌、药材、咖啡、普洱茶等,都是云南特有或云南最多的农产品。
优势三:旅游大省,游客多,口碑好
正因为云南的山川奇特,风光旖旎,少数民族众多,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成为旅游大省。通过旅游,游客不仅能认知云南的山川和风情,还能体验云南各地的特色美食。
所以,云南不可能走山东寿光的道路,不可能靠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方式进行大规模种植,不可能靠交易市场、菜博会来吸引大宗客户,进行大宗交易,不可能靠科技手段来提高产量和土地产出比例,更不可能走低成本扩大市场的路子。
但是,我们要学习山东寿光的产业链思维,学习山东寿光的科技创新思维,学习山东寿光的市场化思维,走云南特色的绿色食品之路。
云南也不可能走荷兰的路子,不可能建那么多温室大棚,搞那么多科技园艺;更不可能培育那么多新品种、新菜品。但是,云南要学习荷兰的“小农之王”,通过一县一业、一县几业,每个县把几种品种做成专业产业链,从信息、种植、加工、品控、传播、销售、物流产业链做起来。
但是,在打造产业链之前,首先需要思维转换——如何将云南农产品变成高端高价值的绿色食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Sat Apr 19 09:14:18 CST 2025 德宏无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7006706号-1 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 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文章、视频、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